1t/h生活污水處理裝置
1t/h生活污水處理裝置
一、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高效穩(wěn)定:
高效性表現?
?處理效率高?: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,容積負荷可達3~10kgCODcr/(m3·d),高于傳統(tǒng)SBR法的2~5kgCODcr/(m3·d),縮短處理時間?
?微生物活性強?:填料上布滿生物膜,微生物新陳代謝作用強,能有效降解污水中有機污染物?
?多級處理設計?:通常包含厭氧、缺氧、好氧等多反應單元,逐級降解污染物,提高凈化程度?
?氧利用率高?:采用微孔曝氣器等高效曝氣設備,氧傳遞效率高,動力充氧能力強?
?穩(wěn)定性表現?
?抗沖擊負荷?:調節(jié)池設計可均衡水質水量波動,高峰流量可達平均流量2~4倍?
?工藝成熟可靠?: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已大量應用于生活污水處理,效果良好且應用規(guī)模不斷擴大?
?多重保障措施?:包含應急設計,在停電或故障時仍能保持較強處理能力?
?污泥產量少?:利用浮游生物消化污泥,系統(tǒng)不易堵塞,減少維護需求?
?技術特點支撐高效穩(wěn)定?
?填料優(yōu)勢?:采用比表面積大的高效組合填料,易結膜不堵塞,利于微生物繁殖?
?結構設計?:地埋式一體化設計節(jié)約占地面積,UPVC材質抗壓耐腐蝕,使用壽命長?
?自動化運行?:無需專人照管,自動交替運行風機等設備?
?能源利用?:部分裝置采用太陽能供電系統(tǒng),節(jié)約電力能源?
?應用效果?
?出水水質?:能去除氨氮、鐵、錳等污染物,出水水質好而穩(wěn)定?
?適應范圍?:適用于農村、城鎮(zhèn)生活污水處理,以及畜禽廢棄物處理等場景?
?維護簡便?:工藝流程簡潔,操作維修方便,污泥定期外運即可?
二、生活污水處理技術:
生物處理技術
采用? 生物接觸氧化法 ?為核心工藝,通過填充多層軟性填料增加微生物附著面積,配合強制曝氣系統(tǒng)(如鼓風機供氣),促進微生物代謝分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。該技術能去除95%以上的 化學需氧量 (COD)和懸浮物,并有效脫氮除磷。 ?
集成化設計
設備采用?地埋式結構?,占地面積僅幾平方米,支持表面綠化覆蓋以減少視覺污染。模塊化設計使總占地面積減少60%,并實現智能控制,可降低40%運維成本。部分型號配備 太陽能發(fā)電系統(tǒng) ,采用 硬聚氯乙烯 (UPVC)材質,具備抗壓、耐腐蝕特性,使用壽命長達10年以上。 ?
三、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工藝與排放標準:
?A/O工藝?:通過厭氧區(qū)釋放磷、缺氧區(qū)脫氮、好氧區(qū)降解有機物,出水水質可達?化學需氧量(COD)50mg/L、生化需氧量(BOD5)10mg/L、懸浮物(SS)10mg/L?,符合一級A排放標準。 ?
?改良A2/O+MBBR耦合工藝?:采用雙級格柵、旋流沉砂等預處理手段,結合智能調節(jié)池應對流量波動,出水水質可達?總氮≤0.5mg/L、總磷≤0.5mg/L?,可直接用于沖廁、綠化灌溉等場景。 ?
四、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配置:
?預處理單元?:含格柵、沉砂池、調節(jié)池,用于去除大顆粒物和調節(jié)水質水量。 ?
?生化處理單元?:
?A/O工藝?:缺氧池(水力停留時間2-4小時)與好氧池(溶解氧濃度2-4mg/L)串聯,配合污泥回流系統(tǒng)實現脫氮。 ?
?接觸氧化法?:好氧池采用推流式曝氣池,配備微孔曝氣器,停留時間≥7小時,氧利用率達25%。 ?
?終端處理單元?:含二沉池(豎流式沉淀)、消毒裝置(二氧化氯發(fā)生器)及污泥脫水系統(tǒng)。 ?
五、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操作運行:
調試階段
?啟動進水?:打開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,啟動進水提升水泵,將調節(jié)池污水輸送至設備。 ?
?曝氣預處理?:初次調試時,水位達到設備1/2高度時停止進水,啟動風機并逐步開啟出風閥,對接觸氧化池曝氣48小時;隨后水位升至3/4高度時再次曝氣24小時,直至填料表面形成橙黃色生物膜。 ?
?水量調整?:根據微生物生長情況逐步增加進水量至設計流量。 ?
日常運行
?自動模式操作?:調試完成后切換至自動運行狀態(tài),PLC控制系統(tǒng)自動控制水泵和風機啟停。 ?
?水質監(jiān)測?:定期檢測出水水質是否符合《城鎮(zhèn)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5)一級標準。 ?
維護要點
?設備巡檢?:每小時檢查設備運行狀態(tài),發(fā)現異常及時處理。 ?
?部件保養(yǎng)?:風機運行10000-12000小時或潛水泵運行8000-10000小時需保養(yǎng)一次。 ?
?格柵清理?:每日清理格柵井,防止堵塞。 ?